
不小心成為車手怎麼辦?車手刑責與注意事項
Blog
不小心成為車手怎麼辦?車手刑責與注意事項

在詐騙與洗錢案件層出不窮的今天,社會大眾對「車手」的認識仍十分模糊,許多年輕人、學生甚至上班族,在不知不覺中「被捲入」詐騙集團的金流鏈條,成為刑事被告。本文將從法律角度解析車手的定義、可能觸法的行為、常見誤解與真實案例,協助您辨識風險、保護自己。
一、什麼是「車手」?
在法律實務上,「車手」指的是協助犯罪集團收取、保管、轉交或提領犯罪所得資金的人員。這些人可能會:
- 提供自己的金融帳戶或提款卡(俗稱「人頭帳戶」)
- 實際去銀行領錢(提款車手)
- 負責面交取款或將贓款交給上線
- 協助資金從 A 帳戶流向 B 帳戶(洗錢車手)
案例說明一:
小林是一名大學生,看到社群媒體上有人招募「代領現金」的兼職,聲稱只需前往銀行領錢即可,每次可領取 500 元報酬。小林照做後,遭警方依《詐欺罪》、《洗錢防制法》調查,因其帳戶涉及超過 50 萬元贓款流向,最終法院判處緩刑,並留下刑事紀錄。
二、車手可能涉及的罪名與刑責
涉及行為可能構成的罪名法律依據最重刑責協助詐騙、提領贓款詐欺罪刑法第339條5年以下徒刑,得併科罰金※ 若有未成年參與、跨國洗錢、或重複犯行,刑期可能加重處罰。
三、常見誤區與澄清
- 「我沒參與詐騙,只是借帳戶/幫忙提領」:此行為已構成協助犯罪,屬「幫助犯」。
- 「我是學生、年輕人,法官會放我一馬」:14歲以上即有刑責能力,不能以年齡免責。
- 「我沒拿到錢啊,沒賺到錢應該沒事」:有無對價不是判定犯罪的要件,只要有協助即構成犯罪。
四、真實案例說明
一名年輕打工族,在Telegram上被徵求「安全高薪代領」,提供帳戶後被要求領錢、面交。遭警方攔截時身上有大量現金。法院認定其參與詐騙金流操作,依詐欺罪與洗錢罪判刑6個月,得易科罰金,但留下前科,未來就業與出國受限。
五、自保指南:你該這樣做!
- 不借、不賣、不交出自己的銀行帳戶、提款卡、密碼。
- 遠離「高報酬但不清楚工作內容」的兼職。
- 懷疑帳戶被利用,立即通報銀行與警方。
- 若已涉案或被傳喚,立即尋求律師協助。
六、律師建議:發現「車手徵才」該怎麼辦?
- 截圖保存對話紀錄(Line、IG、Telegram)
- 勿前往現場或提供任何個資
- 主動向警方報案,說明有人可能進行詐騙招募
- 若不小心捲入,盡快尋求法律協助
七、結語
「只是幫忙領錢」、「只是借帳戶」這些無心之舉,可能造成一生的法律陰影。刑事責任不是年齡能豁免的,當車手不是輕罪,而是與詐騙共犯同列。提升警覺、拒絕參與、及早防範,才能保護你與家人的安全。
若您或親友已涉入相關案件,請務必立即諮詢專業律師,尋求最妥當的法律協助。